文鴦(238年-291年),字次騫,本名文俶,鴦是小名,沛國譙縣人,是三國末和西晉初時的武將,歷仕魏、吳、晉勢力; 三國演義其單騎退兵比擬有當年趙雲單騎救主的豪勇膽略。 初時隨父文欽反叛司馬氏當權下的魏國,後兵敗後與父投奔東吳。 文欽在諸葛誕叛亂中,與諸葛誕意見分歧而被殺,投降返回魏。 晉時期大破鮮卑、羯有功,291年被東安王司馬繇誣害,在八王之亂中被夷滅三族。 255年1月,文欽與鎮東將軍毌丘儉修改太后詔書,在西門結盟。各派子四人到吳國為人質請求援助,2月集結6萬人在淮河西進討伐司馬師。司馬師屯汝陽,讓鄧艾率領泰山諸軍到樂嘉城(今河南項城縣)示弱,引誘文欽攻擊鄧艾。文欽此時進攻鄧艾,司馬師潛行率軍輕鬆來到樂嘉,文欽與司馬師相遇。文欽兒子文鴦時年十八歲,勇冠三軍,告訴父親:「趁敵人還未站穩腳步,登城擂鼓助威,這樣可打敗敵軍。」文欽允可後,文鴦擂鼓助威三次,但文欽不能打敗敵軍,文鴦撤退,與父親一起向東而退。司馬師對眾將說:「文欽逃跑了。」下令發精銳追擊。眾將皆說:「文欽是久經將領,文鴦少有銳氣,引軍入城未有失利,必不會逃跑。」司馬師說:「一鼓作氣再而衰退,三而竭力。文鴦三次擊鼓,文欽不能敵,其氣勢已盡,不逃跑還要等待嗎?」文欽將逃跑,文鴦說:「不先折返折其氣勢,我們不能撤退。」與驍騎十餘衝鋒陷入敵陣,所向披靡,遂即引軍而去。(司馬師眼有瘤,派醫生割眼睛上的瘤。有人勸他不宜遠行,請太尉司馬孚(司馬師之叔)代替。 司馬師派司馬璉率八千精銳騎兵追擊,樂林率領步兵繼後。追至沙陽頻陷文欽敵陣,在箭矢之下,文欽擋著盾牌逃跑,與文鴦逃奔到吳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