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od bye 2017

2017 收穫甚豐的一年 工作上的付出,得到回報。 家庭上的投入,獲得滿足。 讀了好幾本書,看了幾部電影, 讓自己沉靜與成長。 意外得到幾份禮物, 升了官,還沒發財,只是責任更重, 但我想我扛得起。 有些跟不上的,能帶我盡量, 不過真的很抱歉,該放手我一定放, 我沒力氣拉著你一起走。 有得必有失,做人不能太貪心。 幾位親人離開,也有新生命的到來, 只是沒想到會是跨年倒數, 生命無常,人間唏噓。 2018任重道遠, 沒有藉口,全力以赴。

【短評】Be A Giver:一場以幫助為名的社會運動


這段影片立意良善,但美中不足,更造成社會分裂,加強世代之間的仇恨。
年輕一代怪上一代把資源耗光,得了便宜還賣乖;
老一輩認為年輕的XYZ世代是爛草莓,不願意吃苦。


是的,誰沒誰不曾25歲過? 誰不曾抱有遠大的理想、胸懷大志?

但是很抱歉,我無法認同這支影片,因為這段影片更突顯出,
老一輩給年輕人貼標籤、不願意給年輕人機會的刻板印象。

首先我們來看看幾位面試主官的產業演藝經紀周執行長、百貨領售業曹總監、藥品業莊經理、電子業姜經理、保養品業李副總、服飾業林董事長、小客車租賃業許處長。

然後依序當場給各家主管看的履歷,
A-大導演李安、B-國際麵包師傳吳寶春、C-自己認識的人。

不知道104給這幾位主管看到什麼樣的內容,但是以李安、吳寶春的學經歷,
根本不會去應徵這些產業的工作職缺。
說白一點,他兩位的心思只有電影、做麵包,
讓這些產業的主管來評選兩位神級人物履歷,根本不倫不類,貽笑大方。

不同產業主管給的評價,我個人覺得非常合理,他們只是陳述事實,
這樣的履歷就算寫得再好,也不會有面試機會,更遑論給機會。

如果給了機會,這世上可能就少了大導演李安,就看不到好的電影。
同時給了吳寶春機會,我再也吃不到這麼好吃的麵包,怎麼辦? (大笑)

104擺明挖坑讓這幾位主管跳,讓他們成為笑柄,底下的留言更是冷嘲熱諷,互相取暖。
在我看來真的是可笑可笑。

最近幾年,我有幸成為面試的其中一位主管。
常常看到一些學經歷背景完全不相干的應徵者投遞履歷,
又或是在自我推薦的內容,使用內建常用詞。


基本上我會直接刷掉。
這不但浪費我的時間,更污辱應徵者本人。
在我的觀念認為,機會是自己爭取,不是靠別人施捨。
連自我推薦都用內建的功能貼上,我又如何感受得到你那種強烈想爭取面試機會的意志呢?
自我推薦」請用點心思來寫吧,讓我感受就算不是相關科系,沒有經驗,也要給你一個機會的理由好嗎?

同理的對於我感興趣的履歷,我也不會用內建的功能邀請,而是針對未來發展的可能性,透過冰冷的文字,讓應徵者感受到我的誠意。

企業有企業的文化,用人的標準。
直白一點來解釋,就像男女雙方交往,第一印象非常重要,但是醜男也會有春天。
看有沒有用心、誠意去打動對方而已。

影片大約1:39某位主管提到通常看到的經歷很短的,幾個月半年就換一份的,
通常這種人表現出來就是穩定不足,或者應徵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樣的工作,又或者在職場溝通是有障礙的。
除非在自傳有補充說明,換了是我也不會用。

第三位的履歷,104又來陰的,
幾位主管的回應分別是:「一個很普通的履歷,29歲工作不到一年」、「剛畢業薪水要求三萬二偏高」「每份工作都只做一個月,很嚇人」等負面的意見。

自己認識的親朋好友名字出現時,幾位主管相當的訝異,與拿到匿名履歷時反差很大。
然後異口同聲的說,「不會再這樣看履歷」、「可能標籤太多」「要求太嚴苛」、「年輕人很辛苦」「是不是該多花時間看履歷」、「把機會放開」、「大膽的用年輕人」。

這部份才是最具爭議的內容。
這不就擺明告訴看影片的你,管你有沒有能力,有關係就利用關係,沒關係請去找關係嗎? 跟之前一篇新聞,靠著努力賺錢還有父母提供的4800萬一圓買房的夢想有什麼差別?
一件美事104卻搞砸了。
但是很神奇的,一堆人只看表象,沒有深入去思考另一個層次的問題。

我很認同是要給年輕人機會,不過我只給態度積極、勇敢爭取的年輕人機會。
畢竟我自己也是這樣往上爬。
2002年大學畢業,成績很差,不知道人生方向,第一份工作寫程式只有23K。
你沒看錯,真的是23K。
之後憑著不認輸的幹勁,每天留下來看code,不懂就找資深的前輩問,從寫程式一路自我學習DB、SA,常常在公司留到很晚才回家休息。當主管交待工作時,我都是搶著做。
當年還有試用期,這段時間其實是新人表現的機會。
還記得三個月一到,我評估自己的能力及同儕的水平,直接找當時的副總談加薪。
一年後再爭取到海外出差的機會,同時加薪25%。
2006年在朋友介紹下進入Ernst & Young從工程師轉型為企管顧問,又是一個痛苦的開始。
等於之前的經驗歸零重新學習,在主管及其他同儕的寬容下漸漸能獨當一面。
之後好幾年加薪的幅度都是1X%,直至遇到不景氣。

我想表達的是,機會是自己創造,同時也是留給隨時準備好的人。
而我認為準備好,指的是心態上,而不是學經歷,那些都可以後天學習,唯有態度是發自內心。
我自己也遇過認識的人來應徵,當看到他們履歷表的時也會浮現出,「這真的是他嗎?」、「他在學校的時候,表現很好啊」之類的感想。
我也曾經把認識的找來一起共事,
不過有些人適合當朋友,不太適合當同事,尤其是當他變成你下屬的時候。

最後還是感謝104拍了這部影片,讓這個社會更多的反思,
能更多元的討論如何協助年輕世代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定位。

如果可以,
我希望這部影片還有下半部,
描述這幾位主管如何協助應徵者優化自己的履歷表,
創造面試的機會。

而不是「沒有了偏見  留給他們的就是無限」這句口號,
要知道偏見,往往也是自己造成的。

「給他們改變的力量  就是無限」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【食】祥發、港式茶餐廳

【食】三味食堂